孔琪一家三口不到食堂吃,做到的工人只負責孩子們的一日三餐。
種地工人的飯由孔琪和陸向北做,主食都是現成的,孔琪囤積了大量的饅頭面條。
熱一熱、煮一煮就能吃,菜就是燉肉,孔琪晚上把肉燜鍋里,早上把鍋抬去院外。
陸向北騎電動車給工人送去,這么一大鍋肉,工人能吃一天。
說是鍋,其實應該叫這東西‘缸’,跟水缸一樣大,材質是陶的,燉肉特別香。
工人們連肉帶湯吃兩頓沒問題,這一缸肉是午飯和晚飯,早飯是肉醬饅頭、雞蛋、牛奶,還有成筐的水果隨便吃。
煮好的花茶也用木桶裝著,管夠喝。
吃的飽、吃的好,工人力氣就大,他們來不是代表個人,是代表著望城營地,他們盡可能的多種,只為能給營地賺更多糧食。
因為陸向北答應他們,他們收獲的糧食,望城營地可以分一半。
于是他們動力十足,每天卯足勁干活。
他們親眼看到新世界的作物是如何快速生長,又不生病蟲害,只要耕種就必定有收獲。
這樣容易得糧食,還不跟白撿的一樣?
他們這樣跟陸向北說的時候,陸向北只是笑說,天底下哪有這么好的事,新世界好像個能量容器,就像液化氣罐,能量總有用光的時候。
他們也是只能顧眼前,在能量用光前多攢點食物。
他這話倒不是謊話,他早就和孔琪討論過這個問題。
空間里雖然有山有水,但他也是物質的世界,即使是星球,也有死亡的那天。
空間里給予動植物充分營養的能量,應該也不是無限的。
早晚會有用盡的那天,以目前外界的形式來看,新世界的能量不能省著用。
孔琪早就想過,之前她沒吸收隕石能量的時候,空間和新世界沒有開啟,也沒有擴展。
自從她吸收隕石能量之后,新世界不僅擴大了面積,河流水量也更加充沛了。
所以她認為空間的能量是可以補充的,她之前吸收的隕石能量都在不知不覺間補充給了藍色空間和新世界。
可隕石的數量有限,她和陸向北將散落在世界各地的隕石碎片幾乎都收集了起來,雖有遺落的,但只占很小的比例。
可以說,幾乎整顆大隕石的能量都被她補充到了新世界里。
孔琪計劃準備出夠很多人吃上十年、二十年的糧食,她不知道現有的能量夠不夠支撐到那時候。
她和陸向北是這么認為的,陸向北把他們的想法跟工人們說了。
其他工人聽說空間的能量有限都是一臉失望,只有一個人對陸向北說:“沒能量、往里補充不就得了?”
他說的輕松,陸向北無奈回道:“能給這里補充能量的只有一種天外隕石,災前的那場流星雨報道,你們看過沒有?就是那些墜落到地上的隕石,我和孔琪走遍全世界,能找到的都被我們找來給新世界充能量了?!?/p>
工人們聽說災前的那場流星雨,有人一臉茫然,有人想了想,似乎還有印象,災后不過幾年的時間,他們卻像過了幾輩子那樣漫長,再回想災前的事情恍如隔世。
“唉,誰知道咱能活到什么時候?過一天是一天吧!也許存糧還沒吃完,活人就先喂了巨獸或喪尸?!?/p>
“兄弟,別這么悲觀,咱們三座營地合并成一座,實力增長了三倍,前幾次巨獸來襲擊營地,咱們不是都扛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