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琪想起一部老科幻電影,由于地表不再適合人類居住,在災難過后,幸存下來的人躲進地下生活。
現今人類的生存空間已經受到嚴重擠壓,他們不轉入地下,只會成為巨獸的盤中餐。
孔琪認為最好的結果,就是人類一直躲著,等巨獸自己滅絕。
它們領地意識極強,自己的地盤里不許有另一只巨獸出現。
只要它們不抱團、不繁衍,滅亡是早晚的事。
人類躲著它們、等待結束即可。
按照她和陸向北的觀察來看,劇情應該是朝著她猜測的方向發展。
可是一個月后,巨獸突然發瘋,它們大肆破壞早已變成廢墟的城市,體內像有一股毀滅的力量在支配。
所見之物必須捶上幾拳、踩上幾腳。
不管這東西是活的、還是死的,是動物、還是建筑。
巨獸一起發瘋,大地為之顫抖,凡是它們能看到的地表建筑,都要踩扁。
孔琪不心疼樓,只心疼里面的物資,也許還有很多東西可以用。
但她無法阻止巨獸發瘋,她根本不知道它們為什么突然就瘋了。
巨獸在瘋狂中毀滅,使盡一身力氣,不眠不休地搞破壞,最終力竭而亡。
這會兒新城地堡的通道都挖好了,大棚也建完了。
工人開始偷摸去大棚種菜了……
巨獸死亡,人類的威脅減掉一個,可喪尸仍在。
因此工人們去大棚干活,仍是提心吊膽,不敢放松警惕。
新城的地面大棚都做了偽裝,與雪原幾乎融為一體。
不走到跟前的話,基本看不出來。
除非鼻子特別靈的、比如二驢,能隔著很遠就聞到植物的氣味。
營地內時間一長,幸存者們已經接受陸向北對空間的設定,只接收孤兒和絕癥病人。
其他人想進去基本上沒有可能,在外面也有吃喝,幸存者對于陸向北的‘空間’更多的是好奇,沒人死乞白賴要進去。
病人身體痊愈后,也會離開新世界,回到外面營地生活。
對他們來說能治好絕癥已經是天大的幸運,新世界里雖然吃的好、住的好,可里面顯然用不上太多工人。
耕田機械化,人又少、沒什么‘崗位’。
特別是孤兒院的孩子們,他們不比大人差,十幾歲的孩子,除了操做農用設備、開車,其它的活他們基本都能干。
他們自己的衣服也是自己洗,宿舍有公用洗衣機。
做飯的工人也有了,如果陸向北和孔琪不想,新世界用不著添人手。
像羊群、牛群這類牲畜,有大狼、二狼、二驢看著,根本不需要人插手。
新世界里植物生長速度快,像草類就算當天被啃光了,第二天早上準長出來,而且長得半尺高。
想要家禽泛濫,就把它們放到籠子外面去,用不了多久數量就會翻倍。
孔琪做了滿滿兩倉庫的炸雞、熏兔,他們的食品倉庫一擴再擴,糧倉連成片,比他們社區的占地面積還大。
他們家小樓附近只種了幾十棵果樹,陸向北在遠處的山上開辟出新的果園。
山坡上種滿果樹和藥材,吸收隕石后,新世界的面積擴了好幾回,現如今河流不止一條,山上還有山洞,洞里有泉眼。
陸向北有時間就修路,把新